进入2022年,宁远县的人才工作喜事连连,周燕、欧阳瑶力两位返乡创业青年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能获得‘国’字号荣誉,感谢乡村振兴这个创业舞台,感谢市县招才引智好政策。”周燕开心地说。
周燕是宁远县2019年柔性引进的人才,创办的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用艺术教育服务乡村孩子,用艺术活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6年直接服务留守儿童8000余名,获评省级儿童之家示范点。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宁远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抓实“五个一批”,海纳百川聚才。面向基层“招”一批,招考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通过放宽年龄、偏远乡镇计划单列等方式,五年共引导1325名专业人才流向乡村。拓宽渠道“引”一批,坚持直接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精准引进急需紧缺高精专人才500余名。去年引进的近100名专业人才中,33人直接去乡镇从事城乡规划、农林畜牧、农经管理、医疗卫健等工作,服务期限一定5年。定向培养“蓄”一批,出台乡镇人才特岗生定向培养实施方案,五年共定向委培1500多人,为振兴乡村储备了一大批“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本土优质人才。乡贤能人“回”一批,深入开展“乡贤回归、家乡振兴”活动,近1000名宁远籍成功人士回乡竞选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实现知识、年龄、性别结构“三优化”。“四单”模式“育”一批,聚焦农业技术、村播带货、乡风文明等内容,通过“企业下单、培训中心列单、学员点单、政府买单”模式,组织各类技能培训达100余场次,培养了“全国最美农技特派员”周火玲、“九疑山下袁隆平”鲁茂祥、墨彩土陶“泥专家”陈各辉等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
“我现在每月有差异化补贴510元,年限补贴500元,比在县城工作多1010元。”陈国华已在宁远北陲的桐木漯瑶族乡工作30年,“我要扎根瑶乡,为瑶胞服务到退休。”
为让基层的人才能安心,留得住,宁远县还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提高薪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打造人才向基层及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优良环境。每年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扶持资金,对扎根基层的高层次人才纳入补贴范围,每月增加3000—5000元生活补贴,在县内购买首套房最高给予20万元购房补贴。
“县里把我培养成一名医卫人才,我要扎根乡村,做群众健康‘守护人’。”柏家坪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柏姣说。在宁远,包括柏姣在内的近700名定向培养生,陆续走上教育、医卫等专业岗位。人才振兴正引领着宁远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郑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