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洞口县文昌街道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发展理念,从强基础、守底线、攻难点三个方面发力,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责任体系,筑牢工作基础。街道党工委切实扛牢主体责任,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最重要的底线工作,做到定期专题研究,系统谋划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党工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精干人员组建7个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具体业务指导。二是细化责任分解。对照考核方案认真组织培训,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措施,将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真正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三是用好积分考核管理平台。通过每月到户、到组积分考核评比并公示考核结果,推行积分兑商品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热情。四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坚持每月第二周星期四干部集中理论学习,以优良的干部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源头治理,守住底线红线。文昌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源头治理,严格推行清单管理,最大限度消除潜在风险。一是全面摸排风险隐患。继续推行紧贴社情民意找问题、全面入户走访找问题、对照创建目标找问题“三找问题”工作法,对基层社会治理各项重点工作情况一一“过筛子”,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确保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二是及时抓好问题交办。街道根据各村(社区)上报的风险隐患清单,逐一进行分析研判,按照村(社区)解决、街道解决分类。对属于村(社区)和街道解决的风险隐患,及时以书面交办单的方式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时限。三是严格整改销号管理。坚持严格销号程序、严格审核验收、严格时间节点、严肃追究问效,切实做到问题排查清仓见底,问题解决及时清零,任务完成周清月结。今年来,文昌街道党工委共摸排基层社会治理各类风险隐患327个,已交办至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整改的问题325个,上报县协调解决的2个,已完成整改销号318个。完成和平老街防洪堤除险加固、平青村龙眼洞下首山体滑坡等重大安全隐患整改29个;扎实开展棚改核查整改和改扩翻建项目实施,棚改整改完成CD级危房和空心房整改96座,拆除乱搭乱建13处,硬化道路435米,铺设下水管网446米,安装消火栓4个、埋设消防管道400米,完成防洪堤加固200米,清理垃圾80余吨;城东、城西、城南3个改(扩、翻)建项目205座房屋改造已经完工,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反电诈涉缅涉滇人员劝返率达到100%,电诈发案、预警指令、涉案两卡线索均呈现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64%、83%、28%;及时处置金海砂场非法制砂行为,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暗访。
坚持用心用情,勇于攻坚克难,彰显文昌特色。切实结合文昌实际,用实际行动直面难点、堵点,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纠心事。为解决学生防溺水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文昌街道党工委组织发动60余名身体健康、热爱公益、懂水性的钓鱼爱好者组建防溺水志愿者队伍,成为监控危险水域的“第三只眼睛”,“钓鱼爱好者助力防溺水”、“提升‘垂钓侠’防溺水志愿服务能力、纵深推进联动防溺水格局”经验做法分别得到湖南日报、邵阳日报宣传推介。两年多来,这些“垂钓侠”为我街道提供有价值的线索20多条,现场劝返戏水的中小学生30多人,成功救援落水市民3人。为有效化解信访维稳工作难题,文昌街道党工委立足“实体、实战、实用、实效”目标,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实现资源在一线汇聚、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强化,文昌街道综治中心示范带动经验得到全省推介。今年以来,街道综治中心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9起,化解多年信访积案10起。为提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紧急突发状况下应对避险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昌街道党工委严格压实“户帮户”紧急避险工作责任,文昌街道平青村“6.24”山体滑坡转移避险成功案例得到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表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