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醴陵市紧贴基层实际,持续优化基层干部“选育管用”链条,下大力气建好用好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三支队伍”,千方百计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红色细胞”,实现了保障向上提升、服务向下扎根、工作向优而行。
建好村级干部队伍,选优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瞄准村干部队伍“选不优、干不好、留不住”问题,综合运用建立成长档案、拓宽选拔视野、常态教育培训等手段建强队伍。建立村书记补选前个人书面申请、党(工)委书记一对一谈话、当选后公开承诺制度,坚持村干部补选“凡动必报”“凡进必审”原则,联合纪检监察、公检法等20个部门做好补选人员资格审查,动态补选村书记14人、其他村干部28人。推动政治考察、政治巡察向村一级延伸,高质量完成村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按照“好、中、弱”等次,评出优劣、推动提升,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26名,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变村干部“坐班制”为“值班制”,推动21名村(社区)书记聘为事业编,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
建好社区工作者队伍,配强城市治理的“主心骨”。研究制定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方案和薪酬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队伍招聘、管理、考核等路径,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专职化体系。严格资格审查、转岗公示、定岗建档、签订合同等程序,对符合条件的185名城市社区“两委”成员,以转岗定级方式进行考核招聘,为23个城市社区打造了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在财政整体不乐观的情况下,新增预算497万元,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相比改革前每名专职工作者年均实发工资增加约1.5万元,激发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建居民小区党支部75个,培育“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115支,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来醴陵捡瓷器”获评株洲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建好党员先锋队伍,锻造改革攻坚的“排头兵”。完善发展党员、党员管理监督、党员作用发挥等机制,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市级层面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7期,发展党员349名。依托省级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和6个省、市现场教学点,打造“1+6”党员教育品牌,开发红色微党课10余部,《一个英雄母亲的深情告白》《烽火岁月家国情》分获株洲精品微党课视频一等奖、省精品微课程一等奖。常态化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幸福邻里节、新就业群体争当“四员”先锋等活动,引导党员在“创新成果转化年”“项目攻坚提质年”和“对外开放提效年”等工作中挑重担,枫林镇党委被授予“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税务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和汤其雪分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