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三个优化”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6-20 16:28

近年来,泸溪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优化体制机制、发展平台、服务质量,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夯实人才支撑。

优化体制机制,夯实人才集聚制度支撑。建立高位推动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县委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返乡创业人才和企业家座谈会,并带头领办书记“人才项目”、带队外出引才、深入一线调研,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出台《关于支持返乡人才创新创业措施》,建立村干部分类定级绩效奖励、村干部奖励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等机制,通过一系列“含金量”足、支持范围广、激励效应强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建立多元引才机制。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打破地域、身份、编制等限制条件,通过“平台引才”“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广纳四海英才。2024年,招引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9人,柔性引进柏连阳院士、泸溪籍省会医卫专家等高层次专家人才70余人,回引返乡创业青年人才278人。

优化平台建设,打造人才发展跃升阶梯。建设科创平台。以奋力打造湘西州新型工业标杆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人才科创平台建设。2024年,全县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个、省级5个,有力推动企业科研、技术开发等再上新台阶,泸溪县获评全省创新型县。夯实帮扶平台。深入推进科技专家“分类组团”,在农业、教育、医疗领域推行“1+N”帮扶模式,明确1名省、州专家人才帮带5名左右青年人才,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合作、指导。2024年以来,借助株洲、长沙优势资源力量开展技术交流合作8次,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8个,成功引入新技术10余项。搭建培育平台。依托县委党校、县内实训基地、职业院校等平台,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产业工人、AI新技术、民族文化传承人、高素质农民等“五类人才”培育培训,做大本土人才“基本盘”。2024年来,共开展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人才600余人次,集中组织科技特派员到一线服务300多人次。

优化服务质量,厚植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贴心服务留才。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领导包联专家制度,深入了解人才服务事项、咨询解答人才政策、倾听收集人才诉求,为人才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周到贴心服务。打造提升人才服务阵地,成立人才联络驿站11个,通过举办人才专题培训、座谈会、联谊会,全面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4年来,先后召开各行业领域人才座谈会12次。政治激励留才。持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常态化治理科技教育“帽子”问题,率先开展民营企业人才职称专场评审,6名人才获评中级职称任职资格,进一步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积极开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讲好人才“好故事”。2024年来,共评选“沅水人才”28人,在各级主流媒体推介人才信息100余篇。优化环境留才。设立人才发展专项经费,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落实人才住房170余套,解决工作生活难题80多个,有力提升人才“此处心安是吾乡”的归属感,近悦远来爱才敬才氛围进一步浓厚。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